中欧体育与云南网结缘,是十年前的事。现在,每天浏览云南网是我的习惯,只要打开云南网,看着云南网精致的页面,丰富的栏目,就会不由自主的把我带回十年前。
2008年4月,因为平常经常写点小豆腐块文章和小豆腐块新闻,在我们市、县及省教育媒体上发表,再加上这一年,我刚好获得了计算机和中文两个本科文凭,于是,紧缺宣传人员的迤车镇宣传办将我从迤车镇一个乡村小学抽调到迤车镇政府大楼一个名为“会泽县迤车镇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当时我主要负责的是这个在全镇推行和引领“解放思想大讨论”政治学习办公室的宣传工作和各类简报归纳、总结、上报工作,也因这个工作,从此与云南网结下不解之缘。
与云南网认识的第一个编辑是“风之末端”,2008年5月底,我把我所写的一个具有一定新闻价值,将要上报给上级部门的简报传给时任云南网编辑的“风之末端”,请他帮我看看,站在省级媒体的角度来看能不能发,严格来说,这不算是投稿,只能算请他斧正。因为,之前我虽然在我们市的《曲靖日报》发过一些小豆腐块的宣传稿,但面对我敬仰的省级媒体,因用稿标准把握不够,是没有信心的。没想到,这条没有署名的消息马上就被“风之末端”稍做修改就发在云南网上,也因这条消息,从此为我打开了在省及国家党报、党刊、党网宣传的大门。
云南网给我帮助最大的编辑是李洁老师。随着我对镇政府工作的熟悉,政府领导安排我从政治学习事项转入到宣传工作上来,我在认真学习新闻写作的同时,也深入研究中央、省、市、县的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于是我采写了大量的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的稿件,并把稿件投到了云南网。李老师总是耐心的指导和点拨我新闻写作知识,分析我稿中存在的不足,顺便教我一些新闻采写的技巧和云南网需要稿件的特色,在她的指导下,我发的稿也越来越多了。
我与云南网联系最多的是“七里香”。云南网成立之前,我经常在云南信息港发一些帖子,云南网成成之后,我在云南网金碧坊注册了一个用户名,经常在各版块冲浪,金碧坊上的各种帖子,及时、鲜活中欧体育、温暖、入心,不知不觉,我竟然把重心转移到云南网上来。经常关注公益、参与公益的我,最关注的就是“温暖云南”这个版块,看到上面公布的官方QQ群,我欣然申请加入,由此认识了版主“七里香”。之后,我们的交流多了,我所在的一些基层公益情况也在她的版块帖出来,然后,一些公益互动的信息,不但在云南网,还在云南日报发出来。2015年,受“七里香”的邀请,我毅然前往参加云南网组织的年会,见到了神交已久的“七里香”和到场的众多网友,圆了我当面向云南网编辑学习的梦想。
到目前为止,我在网上认识了云南网20余位编辑老师(但基本都没见过真人),在他们的指导下,十年来,我在云南网发了上百条消息和通讯,极大的宣传了我们基层的各项工作。许多老师不但帮我发过稿,还经常指导我新闻写作,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对新闻采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现在由于宣传定位需要,地方通讯员投稿有些困难,但云南网重稿不重人的优良作风一直没变,这让我感受到云南网坚持立足云南,服务云南,发出云南声音,讲好云南故事的理念、信念是那么的一如既往、坚定不移。
一花一叶一世界,一机一网一云南,在云南网编辑的精心打造下,如今,只要打开云南网就可以浏览全世界,新闻、资讯、论坛;国际、国内、省内、省外;政务、民声、乡村、城市,一览无余,每个栏目精致独到,丰富内敛。在主页浏览之余,我最喜欢打开的就是网页最上面的“数字报”、“云南网群”和网页最下面的“中央和省级新闻网站”,打开“数字报”和“云南网群”,云南报业集团所有子报一目了然,16个地州的党报、党网、清楚明了,各部门党政网站“一网打尽”;点开中央和省级新闻,整个中国媒体跃然眼前,省去了以往要一个媒体一个网址输入的麻烦,通过云南网这个窗口,就可以窥视全世界。
感谢云南网的陪伴,下一个十年,我相信,我依然会每天坚持打开云南网,因为,这是融入到骨子里的习惯,如果不是工作环境不允许,或许我会把云南网设为主页,因为,打开云南网就是真正的“打开一网,遍阅全国,输入云南,跳出世界”。